背景介绍:
微生物生长曲线通常是指以微生物生长量为纵坐标,培养时间为横坐标所绘制的曲线,是描述微生物生长状况的基本指标。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可以分为延缓期(调整器)、对数生长期、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生长时期。目前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大致分为三类:微生物数量的测定,微生物重量的测定和群体生理指标的测定,其中以数量测定最为常见。微生物数量测定常见方法有比浊法、稀释平板计数法、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等,其中比浊法操作简便,一般为首选方法。
我司引进BIOSCREEN C PRO全自动生长曲线分析仪,全自动日夜工作、培养振荡测量同步进行,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培养条件的优化,比较不同培养条件间菌株生长曲线的差异。
常规实验流程:
1、 配制不同培养基(含测试药物或不同类型培养基)
2、 划线活化培养测试菌株
3、 于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测试菌株,并进行适当稀释
4、 取BIOSCREEN C PRO专用培养板,加入不同培养基并接种稀释菌液
5、 设置培养温度、振荡频率、监测时间、监测波长等,于BIOSCREEN C PRO全自动生长曲线分析仪培养并记录各孔OD值变化。
6、 出具生长曲线培养报告。
相关图片:


应用说明:
微生物生长曲线可以反映微生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,从而为药物评价提供了重要信息。具体意义包括:
1.确定药物最佳使用时间:通过观察生长曲线上的不同阶段,可以确定微生物最容易被药物抑制或杀死的时间点,从而确定药物最佳使用时间。
2.评价药物抗菌效果:通过比较药物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生长曲线,可以评价药物的抗菌效果,并确定其最小抑菌浓度(MIC)值。
3.预测药物疗效:通过观察生长曲线上的不同阶段,可以确定药物的杀菌速度、持续时间等信息,从而预测药物治疗效果。
微生物生长曲线测定还可应用于多个研究方向,如:
1.研究微生物和细胞的代谢过程;
2.测量不同参数(如pH、温度、水活度、盐浓度、化合物)对于纯培养物或混合培养物的综合效果;
3.开发微生物或细胞的选择性培养基或宽谱培养基;
参考文献:
[1]Medina A, Lambert R J W, Magan N. Rapid throughput analysis of filamentous fungal growth using turbidimetric measurements with the Bioscreen C: a tool for screening antifungal compounds[J]. Fungal biology, 2012, 116(1): 161-169.
[2]Carbó A, Torres R, Teixidó N, et al. Predicted ecological niches and environmental resilience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of the biocontrol yeast Candida sake CPA-1 using the Bioscreen C[J]. BioControl, 2018, 63: 855-866.
[3]卓健生,卢云,杨朵,等.细菌生长曲线在临床检测中的实际应用[J].陕西医学检验, 2000.DOI:CNKI:SUN:SXYN.0.2000-01-007.
[4]赵春霞.海洋细菌与碳及营养盐的相互作用[D].中国海洋大学,2007.DOI:CNKI:CDMD:2.2006.18183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