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PC:(Mutation Preventive Concentration)是防止耐药性突变菌株增殖所需的最低浓度。药物浓度在MIC(最低抑菌浓度)时,大量敏感细菌被杀灭,而少量耐药细菌被选择出来持续生长,一直到药物浓度足以杀灭这些自发耐药突变菌后,细菌量再次减少到几乎为零。所以MPC定义为:防止第一步耐药突变菌株选择性增殖所需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,在此浓度下,病原菌必须同时发生两步以上突变才能生长,或者为在一个菌群中,对第一步耐药变异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(MIC)。
MSW(Mutation Selection Window): 突变选择窗。指的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,用来描述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压力下,微生物群体中耐药突变的出现和选择的过程。MSW理论认为,只有在药物浓度高于MIC并低于MPC时,耐药突变菌株才容易在微生物群体中存活和繁殖,从而导致耐药性的出现。这个概念对于理解耐药性的发展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利用菌株生长曲线可以直观定义MIC和MPC,在0-24 h,OD值几乎不存在变化,第24 h OD值出现明显增长的药物浓度为MIC值。在前96 h OD值几乎不存在变化的最小药物浓度为MPC(图1)。当药物浓度处于MIC值和MPC值之间时,被定义为MSW[1]。Hansa等人在2022年,利用BIOSCREEN C PRO仪器监测96 h得到的生长曲线图,反映了ATCC 25923菌株在相应抗生素浓度下的MIC值和MPC值[2]。
由于各种耐药菌株在全球范围内的出现和传播,药物浓度大于MPC是预防耐药菌增殖的重要因素,在制定给药策略时应考虑MPC值,因为传统的基于MIC的给药水平可能会因选择耐药突变体而导致治疗失败。MSW和MPC的概念在决定给药指南时提供了新的概念基础:治疗应最大限度的延长感染部位抗生素(药物)的浓度高于MPC的时间,并最大限度的缩短这些浓度在MSW中的时间(图2)。因此,在决定预防突变选择的剂量方案时,MPC值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[3]。
本公司可根据BIOSCREEN C PRO仪器,提供菌株在不同抗生素(药物)浓度下大于96小时的生长曲线,从而准确得出该菌株的MIC值和MPC值。
锐志魔方生物具有多年针对细菌进行各种抗菌试验,可为用户提供以下实验服务:
抗菌药物评价实验 |
||||
MIC |
MBC-B |
BPC |
联合用药(FIC) |
MPC |
MBC |
抑菌圈测定 |
BIC |
生长曲线建立 |
|
MBC-P |
抑菌率测定 |
BEC |
时间浓度杀菌曲线 |
|
地址:武汉市江夏区豹澥街道神墩五路海铂斯产业园3号楼B座2楼
电话:13627145461 (业务1) 13667279103(业务2)